見證國內首座私人捐建高校藝術博物館開館 |
|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5/5/22 閱讀:2096次 |
|
見證國內首座私人捐建高校藝術博物館開館 ——萬林藝術博物館(飛來石)

5月9日,上海堯舜集團董事長武漢大學校董郭水堯先生應邀回母校參加萬林藝術博物館開館揭幕儀式。


萬林藝術博物館是由武漢大學83屆杰出校友、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以個人名義出資1.2億元人民幣捐建,該博物館以陳東升父親的名字“陳萬林”的“萬林”二字命名,是陳東升對母校的崇敬與獻禮,也象征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寓意人才蓬勃成長的景象。萬林藝術博物館經過兩年多的籌備、規劃、建設與實施,為武漢大學打造了又一個重要的文化藝術育人平臺。同時他還捐贈了一批價值約3000萬人民幣的藝術品,啟動館藏建設。
萬林藝術博物館的落成成就了“國內第一”的建筑難度,即建筑總長度為78米,前段懸挑跨度達48米,放眼望去整個建筑的大半樓梯都處于懸空狀態,像是一塊從天外飛來的巨大隕石,因此也被稱作“飛來石”。但其實它的靈感來源于珞珈山上的一塊石頭,陳東升曾在他大學畢業那年在珞珈山頂的一塊石頭上刻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樣一句話用以激勵自己,而萬林藝術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這段經歷。同時粗糙的不銹鋼表面形成漫反射,與周遭樹影相融,使這座現代主義建筑不至于在一座百年老校中顯得突兀。

在萬林藝術博物館開館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院士表示,萬林藝術博物館開館將服務于校園和社會,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更希望將其打造成為國家一流、世界一流的大學藝術博物館。
實際上,萬林藝術博物館之于我國高校博物館事業發展而言,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萬林藝術博物館開創了國內大學由校友個人出資捐建具有專業水準的藝術博物館的先例。根據全球高校博物館及收藏聯盟(UMAC)的統計數據,來自法國、英國和美國的高校博物館會員分別為25、12和42,中國大陸地區僅有1家。我國的高校博物館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而萬林藝術博物館的建成既是對現實呼喚的反應,也以探索的姿態為我國高校博物館事業提供了可能的樣本。 |
|